聯系我們 / contact us
汽車精密模具零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當前汽車行業正在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開展的自主開發與創新,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整車自主品牌與技術創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礎,零部件的自主創新又對整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強大推動力,他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沒有整車的自主品牌,強大零部件體系的研發創新能力難以迸發,沒有強大零部件體系的支撐,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強將難以為繼。
有人分析當前國內汽車精密模具零件企業的競爭壓力主要來源于兩處,一方面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吸引了世界零部件巨頭們不遺余力的進入中國市場,而另一方面來源于主機廠競爭壓力的直接轉嫁,這把國內的零部件企業推向了生死的邊緣。企業將如何在新一輪的洗牌中存活下來?近年來,與整車企業的快速發展相適應,我國汽車配套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但是,與當今世界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的速度和整車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相比,我國汽車配套企業自主創新問題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亟待從體系建設上加以完善。
中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令世界矚目。據統計,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仍然處于全球第一位置,當前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將超過1.99億,其中汽車保有量達到了8500萬輛,汽車零部件業作為中國汽車產業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在其整車的拉動下,同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然而市場的高速發展給中國零部件企業帶來了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全球的零部件巨頭們開始將目光移向中國市場,同時待機紛紛進入,這讓原本競爭就非常激烈的中國市場,進入白日化狀態。而中國本土的零部件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落后、企業規模偏小、自身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并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速度。
在已經出臺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屢次被提及。國家為此還將在今后3年出資100億元作為汽車企業技術改造與技術提升的專項資金。很多的企業也在通過海外并購、與整車建立研發聯動機制以及加強企業自身技術人才培養等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未來國內零部件企業進行自主研發,逐漸掌握關鍵技術是大勢所趨。
目前自主汽車精密模具零件企業在傳統的、低附加值的零部件方面已經形成一定配套規模,如車輪、玻璃、輪胎、機械式轉向/制動、坐椅等。但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特別是電子技術零部件,如空調、電動轉向、電子制動、懸掛系統、發動機控制等,基本由外方獨資企業或合資企業控制。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是在商用車零部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除個別企業在拓展乘用車零部件市場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外,多數企業零部件投資未能充分發揮其效能,有的甚至失去了技術升級的機會。
- 上一條信息:五金模具帶動模具鋼消費技術發展
- 下一條信息:沒有啦
評論
-
管理員剛剛
暫無任何留言!